编者按:6月5日,由新华社主办的《瞭望》新闻周刊第23期刊发校党委书记夏立新专访《推进教育数字化 建设教师教育领先的世界一流大学》。现全文转载如下:
春华秋实桃李芳,百廿求索踏歌行。188博金宝(下称华师)源于1903年创办的文华书院大学部(始于1871年创办的文华书院,1924年改名为华中大学)、1912年创办的中华大学、1949年创办的中原大学教育学院,是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师范大学、“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国家教师教育“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和“双一流”建设高校。
120年来,学校涌现了华中大学校长韦卓民、国学大师钱基博、著名物理学家桂质廷、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著名语言学家邢福义等学术大师,为国家培养了60万人才。
进入新世纪,华师超前布局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研究领域,获批了首个国家数字化学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首个教育信息化战略研究基地、首个教育大数据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成为全国首批本科院校信息化试点单位、试点优秀单位,荣获部属师范大学历史上首个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特等……
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如何抢抓教育数字化转型新机遇,探索教育数字化新路径,带动建设教师教育领先的世界一流大学?《瞭望》新闻周刊记者专访了188博金宝党委书记夏立新。
全面提高师范生自主培养质量
《瞭望》:华师在培养一流师范生方面有哪些新做法?
夏立新:教师教育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工作母机”。师范教育是华师的“底色”,在这方面要展现出部属师范大学的“成色”。
贯彻落实“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实施师范生公费教育、卓越教师培养计划、英才计划,筹建国家级教师教育实验教学中心,牵头组建湖北省教师教育创新发展联盟,推进卓越教师培养。2021年起,每年还招收150名“优师计划”学生,为基层培养优良师资,夯实教育高质量发展和教育强国建设的人才基座。
探索“人工智能+”师范生培养新模式。人工智能是构建现代化教师教育体系的有力技术杠杆。我们开展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行动试点,建设国内领先、智能综合的教师教育实验实训平台,构建基于大数据的备、教、学、考、评、管一体化的教学系统和课堂教学智能督导平台,开展智能教育示范应用,促进师范生内涵式发展。
推进教师教育交叉融合、集群创新。以教育学一流学科为主干核心学科,加强教育理论与实验、教育政策与服务、智慧教育与未来教师、教育信息科学与技术等优势方向重点建设,探索“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教师教育学科体系,打造“人工智能+教育”的华师学派。
《瞭望》:围绕培育新时代“四有”好老师、大国良师的“后备军”,华师如何引导师范生立志长期从教、终身从教?
夏立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树牢师范生教师职业理想,培育面向未来的“四有”好老师、大国良师,华师人使命在肩、勇毅前行。
红色校史铸魂。我们深入挖掘历史资源,大力弘扬华师传统,将红色校史纳入“新生第一课”,排演红色舞台剧《恽代英》,开设“恽代英菁英学校”,举办华师故事展映会,引领师范生赓续红色精神血脉。
“大先生”领航。邀请章开沅、邢福义、徐勇、马敏等资深教授作报告,组织学者名师讲授《教育强国》等“金课”,组织师范生与国培教师面对面、观摩精英教师优质课等活动,让“大先生”成为师范生的引路人。
五育融合以赛促学。一批学子在全国师范院校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中屡获大奖。成立大学生美育(艺术)教育中心、体育(健康)教育中心,推进“思政+美育”“思政+体育”“思政+劳育”协同育人,桂子山“美育节”“体育文化节”等成为师范生活动品牌。
高水平基地淬炼。国家教师发展协同创新实验基地、教育部名校长培养基地、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组团院校所共建的实习实践基地等成为师范生成长的“新课堂”。他们在这里见世面、开眼界、历风雨、受教育、长才干,长期从教、终身从教的决心更加坚定。
打造教育信息化标杆高校
《瞭望》:早在本世纪初,华师就超前布局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研究领域,启动了深度融合信息技术的高校188博金宝体系重构与实践探索,并于2018年获得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近20年来,华师在推进教育信息化上有什么经验?
夏立新:华师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主动拥抱信息时代。
一是“八维度”重构188博金宝新体系。修订培养方案,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188博金宝模式;重构教学环境,实现“物理、资源、社交”三空间深度融合;开展进阶培训,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丰富教学资源,提供更加开放的教育;创新教学方法,推广混合课堂教学;改革评价模式,开展基于数据的综合评价;优化管理服务,构建育人新生态;设立教学节,营造教学文化。
二是建设科研信息化“资源池”和“服务池”,推动科教结合和研用结合,探索科研资源应用新范式。我们加强了新技术与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交叉融合,探索形成超学科思维的发展理念。譬如,打造中国农村发展智库平台,建设中国农村社会调查系统等5个子系统,实现“三农调查数字化”。强化了新技术与理科交叉融合,为农药先导化合物的高通量虚拟筛选等研究提供了多元计算支持。
三是建构了“产学研用”多方支持的“UGSB”(高校/科研机构—政府—学校/用户—企业)协同创新机制,拓展办学新空间。成立教育信息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信息化与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共同推进教育发展进入更加开放的新空间。
四是“五个一”工程优化治理模式。我们构建“大平台+微应用”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含“五个一”工程(认证一个口、服务一个厅、流程一张表、决策一平台、数据一个库)的统一身份认证平台、“一站式”门户、“一张表”流程平台等公共服务及管理服务系统,推进数据驱动的学校治理模式变革。
《瞭望》:2020年5月,华师在全国高校中成立首个人工智能教育学部。目前,学校在“人工智能+教育”领域取得了哪些重要进展?
夏立新:为顺应全球人工智能发展趋势,落实国家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培养人工智能、教育大数据等紧缺人才,我们成立人工智能教育学部,努力打造“人工智能+教育”领域国际知名、国内领先的育人和创新高地。
我们开展有组织科研,相继研发了智能云端一体化学习等多项关键技术。教育大数据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纳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新序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信息科学与技术”领域立项数连续五年位居全国第一,并获批该领域首个重大项目、重点项目。
我们还参与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等文件编制,制定教育信息化国家、国际标准10多项。建成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基地(教育)、宁夏人工智能教育研究院等平台,助力“互联网+教育”国家级示范区、国家智慧教育示范区建设。
探寻教育数字化“华师路径”
《瞭望》:教育数字化转型对高等教育、教师教育将带来怎样的机遇与挑战?
夏立新:数字化转型是教育信息化深化发展的新阶段和新特征,是开启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的重大战略行动,是落实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战略部署的大势所趋、改革所向。
教育数字化转型将通过新技术为学生提供更加个性化、高品质的教育服务,大学的一流课程也能突破校园边界“飞入寻常百姓家”,赋能学习型国家、学习型社会建设。
当然,教学场景、教学过程、教师发展等方面的数字化,需要提升管理者数据驱动的决策治理能力和教师数字素养支撑的教育教学能力。教育数据伦理等问题也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瞭望》:华师如何抢抓机遇、主动作为,以教育数字化推动一流大学建设?
夏立新:这是一个主动求变的过程。2020年,我们制定实施学校教育信息化2.0规划。2020年12月,确立了建设教师教育领先的世界一流大学的发展目标,提出“坚持以信息化助推现代化,抢占教育信息化制高点,打造人工智能教育高峰”。2021年初,又成立“数字华师”建设领导小组,统筹推进教育数字化工作。
华师以“数据驱动、融合创新”为目标,坚持“环境智能化、资源泛在化、教学个性化、科研协同化、评价科学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人性化、德育全员化”的原则,全力开辟教育数字化“华师路径”。
一是推进数字化助教,升级教育教学空间。深化特等奖成果应用,打造数据驱动的个性化188博金宝模式。投入使用智慧教室150间,探索出分级协同教学、“APCT教学”等新型教学模式。自主研发“小雅”智能教学平台,开设课程4.5万余门,用户近10万人。比如,代晋军老师的《线性代数》“1+N”同步课堂,创造了一学期带15个班的纪录。他每次选择一间教室授课,但在任意一间教室都可为学生进行推导、讲解和个性化指导。田媛团队研发出集课堂签到、答题、讨论等功能于一体的教学互动工具“微助教”,营造师生互动、同伴互助的学习氛围。目前,已有2000余所高校教师使用“微助教”,900多万学生受益。
二是推进数字化助学,创设智能学习发展空间。打造面向学科的智慧教育环境,建设未来学习中心。开发数字化教学资源库,推出“云课程”。文学院教师团队开发的“云上中文”公益性数字化自主学习平台,推出了多批精品课程、案例库及数字资源,让“时时学、处处学”中文成为现实。
三是推进数字化助管,拓新学校治理空间。以数据治理为核心,建立“银校合作”的预算投入机制和业务、技术“双项目经理”协同管理机制,“点线面体”四位一体协同推进“数字华师”建设。面向服务场景优化流程,汇聚200多个微应用点,全面推进“一网通办”;面向业务场景推进教学、科研等核心业务线数字化转型,搭建融合业务流程的数据中台。打造校院领导等各级管理者数字驾驶舱,建成“数字华师”智慧运行中心和数字孪生校园,数据成为支持管理精准化、决策科学化的重要依据,学校治理从“信息化”向“数字化”转变。
四是推进数字化助研,开创学科发展空间。整合教育学、心理学、信息科学等学科,建设以12个高水平平台为支撑的平台群,构建智能教育领域的基础理论创新、关键技术研发和应用示范的科技创新体系。这一体系,支撑了教育学进入了世界一流学科建设,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人工智能赋能教与学的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研究”等多个重大项目。
《瞭望》:越来越多高校角力教育数字化新赛道,华师未来如何发力?
夏立新:道阻且长,行则将至。我们将坚持统筹推进,完善学校教育数字化顶层设计,全面建成智能化育人环境、智能化公共基础服务平台,全面推动数字化转型,全面提升学校治理水平。坚持数据驱动,全面推进“数字华师”二期建设,实施数据驱动的机制创新和评价改革。坚持融合创新,继续推动新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深度应用,为教师教书育人提质增效,为学生创新发展精准赋能,以教育数字化带动一流大学建设迈出新步伐,为教育强国建设作出新贡献。